元素
|
與該元素有關的的疾病和臨床表現
|
藥物及食物治療方法
|
鋅
(Zn)
|
兒童缺鋅致味覺功能、消化功能、食欲明顯下降,智力下降,嗜睡、發育停滯;吃紙、土、煤等異物。孕婦缺鋅易發生流產、早產、胎兒畸形;易導致新生兒先天性鋅缺乏。乳母缺鋅則受哺嬰兒生長緩慢。男性易患性機能障礙、睪丸萎縮、精子形成和活力失常,引起繼發性不育癥及第二性特征缺乏。
|
含鋅豐富的食物:動物肝臟、海產品、核桃、花生、牡蠣、菠菜、黃豆、蘑菇、排骨、魚、牛肉、雞蛋、芝麻、白菜、花萊、蒜、葡萄、梨、芭蕉、,蝦等。
補鋅的藥物:硫酸鋅片、硫酸鋅糖漿、葡萄糖酸鋅等。
|
鐵
(Fe)
|
兒童缺鐵導致貧血、注意力下降,還對消化、循環、肌肉、內分泌、皮膚粘膜、免疫、精神、智能和體格發育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;缺鐵嬰兒可出現煩躁不安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,反應慢、較笨拙、注意力不集中、理解力、記憶力下降。婦女缺鐵者面色蒼白、虛弱、疲勞、頭痛、呼吸急促。
|
含鐵豐富的食物:動物血液,動物肝臟、烏賊、黃魚、大豆、豆制品、蛋黃、紫菜、海帶、黑木耳、蘑菇、菠菜、蔥、大蒜、芹菜、油菜、西紅柿、葡萄干、杏、桃、紅棗、菠蘿等。
補鐵的藥物:琥珀酸亞鐵、硫酸亞鐵、補充維生素C,少飲濃茶、咖啡。
|
銅
(Cu)
|
兒童缺銅出現臉色蒼白、長期腹瀉、消瘦,發育遲緩,影響智力。嬰兒缺銅導致骨、神經組織和肺發育不正常。孕婦影響胎兒發育,易流產;女性可導致不孕。
|
含銅豐富的食物:動物肝、貝類,豆制品,核桃、栗子、茶葉,牡蠣、蘑菇、可可、牛肉、鴨、鵝肉、西紅柿、菜花、棗等。
補銅的藥物:1%硫酸銅、葡萄糖酸銅。
|
鈣
(Ca)
|
若長期缺鈣,兒童易患佝僂?。ㄜ浌遣。?;孕婦因滿足不了胎兒的需要,易造成新生兒鈣質不足,母體易患骨質疏松,甚至牙齒脫落;中老年人易患骨質增生、肩周炎、骨質疏松癥。
|
牛奶及奶制品,乳酪、蜜糖、乳酸、杏、肝臟、蘿卜、豆類及其制品、瓜子、芝麻、小白菜、蝦皮、海產品、榛予、橄欖、花生、骨頭湯、柑桔、山楂、芥菜、棗等。
藥物可用鈣劑、適量補充維生素D。
|
鎂
(Mg)
|
厭食、惡心、嘔吐、嗜睡以及虛弱是鎂缺乏典型的早期癥狀,繼而感覺異常、易怒、注意力下降、抽搐、痙攣、心律不齊;缺鎂可導致鈣、鉀等電解質紊亂。
|
含鎂豐富的食物:紫菜等海產品及蜜糖、菠菜、大豆制品、新玉米、花生、胡蘿卜、黑棗、香蕉、黃花菜等。
缺鎂的治療:以食療為主、氧化鎂、氫氧化鎂、硫酸鎂等。
|
鉛
(Pb)
|
鉛中毒能使兒童多器官、多系統受損,其臨床經過緩慢、隱匿,具有不可逆性。常表現容易激動、多動、注意力短暫、攻擊行為,或反應遲鈍、嗜睡、運動失調,以及學習困難、智能發育落后等。還可表現食欲減退、腹瀉、腹痛、便秘、貧血、呼吸道感染、心律失常,以及體格發育障礙等多系統受損癥狀。鉛毒還能導致鈣、鋅、鐵等各類營養素丟失。
|
定期檢測血鉛水平,盡量少在含鉛量高的環境中停留并養成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,少吃含鉛量高的食物如:帶子、蟹肉、鴨掌、蝦肉、黃海、萵筍、芹菜、冬筍等。
驅鉛口服液,如:千果花口服液、千牽口服液等;二巰基琥珀酸(DMSA);依地酸二鈉鈣和二巰基丙醇聯合驅鉛,同時應保護肝腎功能并監測微量元素水平。
|
鎘
(Cd)
|
鎘是一種十分有毒的元素。主要是對腎臟、肝臟的危害,還可導致肺水腫、高血壓、貧血、骨軟化癥、骨質疏松和嗅覺減退。嚴重者可出現中毒性肺水腫或化學性肺炎﹐可因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。
|
遠離污染環境、不用鍍鎘器皿存放食品﹐特別是酸性食品、保持室內良好的通風。增加鈣和磷酸鹽的攝入﹐供給充足的鋅和蛋白質;慎用依地酸二鈉鈣排鎘。
|
——摘自馮軍業發表于百度文庫《微量元素檢測的臨床意義》